Wednesday, October 26, 2011

手表.手鐐


每天起床、穿衣、上班,我們要為身體裝上很多配件,衣褲鞋襪必不可少 (至於底褲,應該是近幾百年出現的新鮮事物),戴眼鏡,可以理解,很多現代人不戴眼鏡會仆死;至於戴手表,其實有點奇怪。

對時間的執著,對手表的癖好,家裡要放一個時鐘,可能都是「現代性」的具體表現。某位歐洲作家說過:wristwatch is the handcuff of our time, 手表是我們這代人的手鐐。

現代的人,確是很奇怪的動物,我們是地球上唯一會看著手表生活的物種。每朝我們被鬧鐘嚇醒:要起床了;看著手表分針快要到九時正:哎吔,遲到了;下午一時:是吃飯時間了;放工後,七點半的演唱會要準時入場了;夜已深,看電腦屏幕上的計時器:凌晨一時,要睡了。

現代社會與工業化前的農業社會,人們生活的方式是多麼的不同。Robert Levine的《時間地圖》(Geography of Time) 一書提到,舊日的傳統社會,人的行為定義時間;現代社會倒過來,時間定義人的行為。

什麼意思?試想想,舊日農民的田野山居生活,每朝雞啼、一室晨光明媚,就告訴你是起床的時間,當然不用鬧鐘;田間幹活,累了就休息,餓了就回農舍做飯,人的活動主宰時間;有什麼慶典,隨興而來,盡興而歸,沒什麼開場與結束的嚴格時間規定;天黑了,烏燈黑火,自然是睡覺之時,不用看看時鐘才發現原來已是深夜。

Levine在書裡,提過一個我印象很深的例子,話說非洲的布隆迪,他們語言中的「時間」,是完完全全用人的行為來界定,例如他們有一個「時間」,叫「你是誰」夜晚,那是傍晚,天快黑齊,野地會有人靠近,你看見人,但看不見是誰,那個時份,就叫「你是誰」夜晚;再晚一點,叫做「差不多所有人都睡著」夜晚;夜深時分,叫「沒有人是醒著」時間;快黎明,那叫「差不多有曙光」時間。他們定義時間,以人的行為與自然變化來描述,不是由時鐘的時針分針所界定。有露營經驗的朋友,一定能明白,如此描述時間,很貼合實際。

我相信,人的思維與身體構造,是較適合傳統社會的 (這關乎生物演化學上「演化快車」的問題)。最明顯的是,大家放假,掛在口邊有句話:可以「自然醒」了,可見大家都不喜歡被時間束縛。

時鐘上的時間,為何要準確至一分一秒,在傳統社會裡,也是不可思議的。直到十九世紀中,美國各大城市,都沒有統一時間,其實,為何要統一時間呢?在還未全球化以前,大家各自活在自己的地頭,接觸有限,完全沒必要活在同一時區,直至火車出現,把空間拉近,時間才不能不同步。工業社會,我們慢慢被手表控制我們的生活,時間就時金錢;過剩的生產,逼令你消費;坐著無所事事不是「生活」,而叫「浪費時間」;回想可能還是幾十年至百多年前的「傳統社會」,人們的生活可不是如此的。

有幸享受過極端資本主義的物質生活後,現在追求的,是一種掙脫手表的可能。

(還有些相關的讀書筆記:兩個瞬間)